2006/09/01
Durango是個小小鎮, 人口約15500人左右, 是由鐵路公司Denver & Rio Grande Railway(D&RG)在1880年9月成立的。 他們在此蓋了個車站以應San Juan礦區的需要。 鐵路本身則在1881年八月拉到這裡, 接著拉到Silverton的鐵路在同年秋天開工, 只用了九個月就完工了。 一開始它是用來運San Juan Mountains出產的金銀礦, (據估計有價值3億的貴重金屬由這條鐵路線運輸過), 但是很快地, 因為一路上風景優美, 載客也成了它的業務之一。 歷經126年, 這條鐵道沒有間斷地營運至今--當然, 礦業早就沒落, 現在是純粹當觀光鐵道, 運載旅客欣賞這一路的高山流水。 我們來得晚了一點, 沒有趕上八月初慶祝125週年的活動。 (嗯, 在Mesa Verde也沒趕上慶祝國家公園成立一百年的活動)。
Mesa Verde NP離Durango只有35mile, 所以兩者還算有點淵源。 1889年Wetherills家的人拿著他們在遺跡內收集到的文物來此展出時還引起極廣大民眾的興趣。 Chapin兩度來過暑假時也在此停留。 還記得第一個在Mesa Verde展開有系統的考古調查的Gustaf Nordenskiöld嗎? 當年他也是先搭火車來此, 再搭馬車轉往Wetherills家所在的Macos。 在他結束行程, 要把幾大箱他在Mesa Verde "採集"到的文物寄回瑞典時, 就是先把它們送到Durango, 打算經由鐵路運輸送到紐約的瑞典大使館--不過D&RG居然拒絕運送! 而後某天夜裡, 他就在Durango的旅館被憤怒的當地民眾"逮捕"。 雖然搞得灰頭土臉的, 這批文物還是安然抵達瑞典。
我們前一天在Mesa Verde玩到天黑才過來這裡, 找到旅館就進駐了, 當天早上還得早起趕火車, 所以並沒有在小鎮裡逛逛, 並不知這小城長什麼樣。 只有為了找停車位在它的Main Ave.上繞了一下下, 感覺上就是美國一般常見的小小鎮, 沒什麼特色。
不知是不是絕大多數的人都跟我們一樣, 純粹是為搭火車來的? 變成觀光路線的火車一天一班來回Durange跟Silverton。 因為車行不快, 再加上在Silverton停留的時間, 讓這趟火車之旅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所以傍晚時回來, 也到了往下一站前進的時候了。
我覺得行程沒有安排好的地方是這一天跟隔天的行程。 因為前一天開車距離不遠, 這一天搭完火車到住宿的Bloomfield, NW 也只需一個小時左右, 可是隔天回程東行時就得把這些距離全加進來, 如果把兩天的行程對調, 在開車距離上可能可以多少平均一點吧。 而且搭火車玩耍是一點都不累的呀。
鐵道全名Durango and Silverton Narrow Gauge Railroad (D&SNG), Narrow Gauge指的是它是窄軌鐵道(標準軌寬是1435mm, 窄軌則是1067mm), 好處是這樣省工本又好修築, 一般常用在在山區。 它在1960年代末期被指定為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之後又被指定為National Historic Civil Engineering Landmark。 這邊有它的歷史介紹。
搜尋了一下並沒有看到任何Durango車站的介紹, 所以也不知它是多久的建築, 有無歷史意義等(多半是沒有吧..)。
車站外邊有個很大的停車場讓來搭火車的人停車, 停一天好像索價六七塊之類的。 之後走回馬路上, 跨過平交道上的鐵軌就可以來到車站。 火車已經整裝待發, 來來往往走動拍照的旅客更增添了熱鬧感。 書上建議要搭乘先預約比較好, 我們現場購票還是買到不錯的右邊位置(也是書上建議的, 說這邊風景比較漂亮)。
上車前, 當然是先努力地拍拍照囉!
480系列的火車頭是1925年設計來給D&RG使用的
大家都站起來看風景
伸手就可以摸到岩壁
服役中的是燒煤的蒸氣火車頭, 以最高時速18mile/hour慢慢爬過San Juan National Forest的崇山峻嶺間, 到達Silverton約46mile的旅程需時約3.5小時。 我對火車當然是沒有研究, 只是很有那種鄉下人進城(應該是都市人來到鄉下)的有趣感, 畢竟是第一次在美國搭乘這種觀光火車嘛, 覺得有點懷舊情懷之餘, 一路上我們對它不斷冒出濃濃的黑煙其實更有興趣。
車廂分成2種, 一種是高級的封閉車廂, 靠窗邊的人可以透過玻璃窗看風景, 坐在裡面也不用擔心風吹日曬雨淋和隨高度產生的氣溫變化; 另一種是我們搭乘的, 稱為gondola的開放式車廂--無窗無欄, 兩條鐵竿之外的空間毫無遮攔, 方便頭手伸出車外欣賞風景。
AAA的Guide Book和我的旅遊書都推薦這一趟行程: 一幅不世出的絕世美景沒有公路通達只能從火車上欣賞。 果然廣告打得很好, 非週末的日子旅客還出奇的多。 , 兩邊的長椅上坐得滿滿的--只是車一開動,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奮不顧身地探頭張望探頭取景。 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從峽谷上方經過
火車不知為什麼停下來了, 列車長下車觀望了許久
快要抵達目的地了。
回程的時候, 火車停下來加水
操作員用繩子把那根管子拉下來注完水。
藏在樹林間的水塔
火車總共過橋五次
某些時候還會有白煙從旁邊噴射出來
燒煤碳的蒸汽火車真的好棒喔
ReplyDelete呵呵~我是在印尼跟印度搭過
風景人物又很不同
美國的山,石,樹,橋,小鎮.....很有天闊地遼的抽離感
很吸引人阿
這幾年台灣也想恢復 (苗栗勝興段)
不過終究是新聞聽聽罷了
版主回覆:(02/08/2009 07:59:18 PM)
妹有貼過印尼跟印度的照片嗎? (嗚嗚嗚 妹介紹過太多東西了 我都忘了 我自首... 坦白從寬...)
我覺得這種懷古鐵道旅行蠻有觀光價值的說
尤其人文歷史跟自然結合 也很能讓人感受到愛鄉愛家的芬芳(這樣講好像有點嚴重 不過一部海角七號都能引起那麼多前往屏東的騷動...)
不知道在台灣實行有什麼困難
會阿
ReplyDelete人文與自然歷史的結合
本來就可以加強一個族群與國家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就是有人不樂見於此事阿
趕快拆一拆抹去記憶
推到舊的建立新的
那功勞都算在新的帳上
(但是新的明明就比較差)
我也不知道蒸汽火車有何困難
大慨牽涉到公務員間的行政責任歸屬吧?
(能不能當作政績也可能是考量點之一???)
版主回覆:(03/08/2009 05:09:24 PM)
政績從來都是考量重點之一
而政績 就是來自"蓋了什麼" 不管有沒有用 有沒有好..
各縣市都有xx蚊子館吧...
不過
ReplyDelete我覺得在台灣只要一說哪個地方有特色
就開始湧進恐怖的人潮
接著就是走味的開始......
版主回覆:(03/08/2009 05:16:13 PM)
台灣太小了 加上新聞媒體都互相抄來抄去 很容易炒熱什麼就會一窩蜂
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
而且大家又習慣玩到哪吃到哪...
sunny說的是
ReplyDelete這也是在"火車要不要復駛"討論的範圍
很多人已經覺得觀光客毀了勝興...
遵重保存並不去干擾原來的建築,景觀,風俗...
對台灣人而言
好像是極端困難的一件事
話說"護國禪寺"最近又新加了一堆醜聞的雨棚...
版主回覆:(03/08/2009 05:22:36 PM)
因為這樣就沒有政績啊...
台灣的遊憩文化 應該很難改過來吧...
我每次去到大峽谷 都會想到說 如果這是在台灣 這長長寬寬空空曠曠的入門路上一定是商店聳立小販林立
我沒看過陰陽師也
ReplyDelete(好像看過一遍拉...)
嗚嗚嗚...
版主回覆:(03/08/2009 05:25:09 PM)
沒關係 陰陽師不重要啦
妹來介紹晴明相關的神社之類的好了 :)
真的沒錯~
ReplyDelete像昨天的鹽水蜂炮
在早期都是炮轟神轎
但這幾年竟然有一堆人跑去神轎前面擋蜂炮
這種行為讓當地的民眾氣憤不已
很多的台灣民眾好像還是學不會什麼叫做" 尊重 "
哇咧~
竟然有雨棚
還好之前已經先拍一些了
版主回覆:(03/08/2009 05:35:25 PM)
長了雨棚的禪寺是什麼樣子啊?
(重讀了一次Sunny的禪寺才發現雨樋就是在這一篇提到的.. 奇怪當初怎麼沒印象有讀到這個...)
PS 因為整個台灣從上到下都沒有人在做"尊重"這件事啊..
套句水草的話 ...反正都要消滅
ReplyDelete我也不知道我幹嘛在意...
但"在意"是當下的反射動作
好像不在我控制的範圍內阿???
版主回覆:(03/08/2009 05:42:37 PM)
大概是我比較麻木不仁吧.. 已經可以沒什麼反射動作了...
一代代的文化興替沉浮遞嬗 就是後浪推前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