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6, 2007

177 - California 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 (2)

Josie這一篇舊金山到巴黎最近的距離寫得很棒, 所以我就不介紹了。 看到這樣的遊記或介紹文總又會生出無限羨慕與有為者應該亦若是的豪情; 不過人要有自知之明, 我的長項是在不管去到什麼樣鳥不生蛋的地方都能拍一堆有的沒的五四三的照片, 所以就來努力來貼貼貼吧。

California Palace of the Legion of HonorDe Young Memorial Musuem 同屬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前者展出的多為歐洲作品, 而後者多為美洲作品。

我們先往樓下去, 因為山友肚子餓了想去看看餐廳有賣些什麼。 但賣什麼都抵不過價錢的嚇人, 所以當然是什麼都沒吃就開始參觀。 走道上有一些較早期的展示品(Ancient Art, 有希臘羅馬時期及更早的埃及中東作品), 但是人來人往中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就忽略了..


古典希臘的黑與黃是最好認的了


這個好像是澡盆..? 忘了


我們從最角落的18世紀英法瓷器展示廳先看起。 展示間的玻璃門關著(是要維持溫度跟濕度嗎?), 裡面沒人, 原以為沒開放, 不過推門即入, 所以我們就很快樂地享受了坐擁整間安靜寬敞毫無旁人打擾的美麗(不曉得為什麼其他遊客都不來逛這一間呢...)

那一陣子多讀了妹的各種介紹, 所以一站在這些展覽品之前我還很有坐在電腦前的錯覺, 覺得接下來就會有妹詳盡的中文解說... 回過神來, 等待我們的只有英文解說牌, 而且除了作品名稱產地時間之外也沒有什麼說明。 哎, 只好瞎看囉!

這種瞎看還真是瞎, 因為四下無人所以我們也就無所顧忌地亂品頭論足(除了品論得很沒譜之外, 還蠻過癮的啊)。 雖然多是同一年代的作品, 整體來說都很漂亮, 有一些就是讓我覺得很有時代感--就是那種:或許是那個時代的審美觀或流行觀, 但我覺得現在看來真的是有點歷史感了; 可是有的美感卻仍讓我覺得創意無限, 興致盎然, 很想要抱回家...

網路上讀到的: 主要的三種瓷器有硬質瓷(真瓷, hard-paste porcelain)、人工瓷(軟質瓷, soft-paste porcelain)以及骨灰瓷(bone china)。 (真的軟到可以用刀來切?)

  • Hard-paste porcelain
  • Soft-paste porcelain
  • Bone China
  • Meissen Porcelain
  • Chelsea Porcelain


    英國茶具。 我實在不太知道該怎樣欣賞這種青花的瓷器... 大概是此類的廉價品太多太常見到讓我錯亂了吧..


    也是英國茶具。 這一種的我也不甚喜歡.. 大概是.. 顏色太多花樣太複雜了吧。 上面這兩組應該都有亞洲風吧?


    Tureen, Cover, and Stand
    French, Chantilly, ca. 1745-50, soft-paste porcelain.
    Chantilly, this French factory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patronage of the prince de Conde about 1725 near his chateau outside of Paris. in the period 1735-1745 the preferred style of decoration was japanese Kakiemon, which suited the thick opaque white glaze that was applied to obscure the uneven soft-paste porcelain body. The forms, however, are derived not only from japanese sources, but also from contemporary French silver and pottery shpaes such as the ecuelle or porringer and the mustard barrel.
    這個我反而看不出來有日本風..


    我也不是很喜歡碗杯邊上的那種藍色








    Pu-Tai(Nodding Pagod)
    German, Meissen, ca.1765, hard-paste porcelain


    Pair of Potpourri Vases with Cover
    French, St. Cloud, ca. 1750, Soft-paste porcelain


    盤子上畫出立體的臉--儘管是笑呵呵的臉, 仍是蠻怪的說




    Pair of Tulip Vases
    Dutch


    Tureen and cover
    English, Chelsea, ca. 1755, Soft-paste porcelain


    English Tureen and Cover, c. 1755-1756
    左右兩顆蠻可愛的




    我喜歡中間那組純白的


    Dovecote
    English, Chelseas, ca. 1755-1756, Soft-paste porcelain
    This impressive dovecote i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ambitious early pieces from the Chelsea factory. modeled as a castellated and tureted tower, it was meant to function as a potpourri; aromatic dried flowers could be placed inside and the scent could waft out of the holes.


    離開了無人佇足停留的18世紀, 回到熙熙攘攘的現代。 有點不記得接下來的展示間是什麼主題--印象中是法國的某種畫展吧。






    然後是特別展覽(不能拍照, 這裡有一些照片)。 展出的是Masterpieces of French Jewelry, 是一百多年來的珠寶工業展示。 每樣東西都是鑽石啊, 18K金啊, 各種顏色的寶石啊, 不止精細, 還金光閃閃的, 很漂亮。 看得我很想買些複製品回來過乾癮, 但旁邊的小禮品店居然沒有這類紀念品, 只有一本頗厚要價頗貴的展覽特輯書。 那, 就省下來囉!

  • 8 comments:

    1. 這篇粉多可以聊的也
      光是邁森的布袋和尚 (Nodding Pagoda)
      就可以扯出一大篇了
      那個布袋和尚頭手都會動喔
      請參考:http://www.wackelpagode.de/MainShop.php?lang=ENG&pid=763&pfad=1.31&sid=120443011761654400


      講到邁森的瓷器
      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貴孫孫的價錢拉~
      老外很多人在收這一"仙"
      東方人到是少見


      其它的晚點再聊囉


      版主回覆:(12/16/2008 05:04:22 PM)

      不過頭手會動感覺好詭異喔! (半夜起來可能會嚇到 ... 白天它自己動起來可能也很可怕)

      仔細在看了一下照片 終於有看到它的頭手中空的地方了...

      這幾處磁器製造廠我都是第一次聽/看到說

      ReplyDelete
    2. 那個布袋和尚長得好...怪異
      真是看不習慣耶!




      版主回覆:(12/16/2008 04:41:10 PM)

      妹提供的link裡頭手會動的更怪異喔!

      ReplyDelete
    3. 青花阿
      的確是從稀世名貴到論斤出售
      而有時候名貴並不因為"美",而是因為稀有


      也因為這樣
      可以花很少的錢,買到不名貴但品質極好的青花
      如果眼力慢慢練出來的話


      青花要分辨好壞
      要看1.青色的品質,及發色自不自然 2. 畫工 3.白瓷胎底
      像4就比3畫得好(3的橋跟山都混在一起了)
      不過兩個的瓷胎底都還不夠溫潤(比較像陶)
      如果這兩個的話,老爺選4不要3
      4連個壺口都沒有,不知道要人該怎麼用?
      3讓老爺很想用用看阿


      說到底,青花是生活之器
      很多好東西價錢又不高
      其實好不好常用就知道
      常用就分辨得出來家裡那一個好那一個壞


      撇開價值不談
      青花用得好,真的是無可比擬的"雅"
      沒有其它的品類可以相匹敵
      青花的雅是古代宋明文人的"雅"
      且宜中宜西適古適今
      像青花盤中放上培根,煎蛋,香腸...真的是一幅絕美的景緻



      版主回覆:(12/16/2008 04:47:47 PM)

      這一篇果然有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我只能努力做筆記)
      妹請繼續講多一點吧 :)

      我覺得4比較好看純粹只是因為它比較不擁擠 有比較多留白而已說
      它們的"青"有"青"得很好嗎? 還是妹說的不夠溫潤 讓我覺得沒把"青"襯托好?
      (不過經過相機再經過螢幕 可能顏色也不太對了...)

      ReplyDelete
    4. 第二張是仿日本的"古伊萬里" (old imari style)
      這種瓷器在明朝末年
      是中國貿易瓷的強勁對手
      在老外之間受歡迎的程度
      並不在中國貿易瓷之下
      像wedgewood,邁森都有仿製(到現在都還有)


      而且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到
      那一個國家到現代仍然很愛用這種瓷器
      答案是北非的摩洛哥(好神奇)


      據我家老爺說
      只要翻翻老美的家飾書
      古伊萬里(不管真假貨),是很普遍常見的餐具


      古伊萬里的花色是由"織錦"所激發的
      大量運用"金欄手","染錦"...這些都是從織品過來的名詞
      不同的場合適合不同的瓷器
      在正式的華宴中,尤其要跟銀器搭配的話
      伊萬里是較其它的釉色壓得住場面


      版主回覆:(12/16/2008 04:54:25 PM)

      我總有個 這種花色是很常看到 但又不記得在哪邊看過的印象..
      不過這種東西真的是要會搭配吧
      (我可能覺得它實在太"花"了就把它跳過去了 嗯... 想像跟銀器搭配的樣子..)

      為什麼摩洛哥愛這種瓷器啊?

      ReplyDelete
    5. 第三張的Kakiemon是人名
      漢字寫成"柿右衛門",全名是"酒井田柿右衛門"
      目前已經傳到第十四代
      日本有所謂的襲名制
      一旦襲名,本來的名字就棄而不用,而一律都稱為"酒井田柿右衛門"


      酒井田柿右衛門代代都是國寶級人物
      目前的"酒井田柿右衛門"也是被指定為"人間國寶"


      這種折枝花卉雖然不是日本獨創
      卻是由日本人傳到歐洲
      所以稱為 "Kakiemon Style" (柿右衛門式樣)


      不過用軟陶捏出來的壺蓋跟把手
      是西方傳統樣式


      版主回覆:(12/16/2008 04:57:19 PM)

      妹家也有 柿右衛門 的瓷器嗎?
      (能夠14代的人都願意獻身於同一個行業 真是不簡單啊!)

      ReplyDelete
    6. 我再講一個就好
      19 20 那一款是低溫釉燒的(~700)
      比較接近陶而不是瓷
      顏色也比較像唐三彩或是台灣的交趾燒
      比較黝暗深沉,不像高溫(1200~)燒出來的釉色有著鮮豔度高的色彩
      理論上
      這個價錢應該要比好的瓷器低


      水草喜歡的那個花樣是朝鮮薊
      朝鮮薊因為耐寒強,適應力高
      所以朝鮮薊代表的是:強韌的生命力



      版主回覆:(12/16/2008 05:03:40 PM)

      陶跟瓷的差別是什麼啊? (感覺上這是會讓人昏倒的問題)
      價錢低比較負擔得起啊.. :b
      更高溫燒起來會色彩更鮮艷嗎?

      妹說的朝鮮薊是6,7,8白色的那一組嗎?

      ReplyDelete
    7. 4的青還不錯也
      雖然畫面有點小失手...筆有亂沾到留白處
      而它的瓷土不大白
      光看照片就覺得雜質頗多
      所以整個感覺是髒髒的
      不過也有人喜歡這樣舊舊的感覺
      很樸拙,像野草一樣的美感


      日本伊萬里風格的瓷器在美國真的很常見
      只要隨便翻翻室內裝飾的書
      很容易看得到


      為什麼摩洛哥愛這種瓷器啊? =>呵呵~這不知道...


      柿右衛門=>呵呵~沒有沒有,太高貴了買不起
      是阿
      過去那個專門專業的時代
      叫人既嚮往又害怕 (如果一出生就知道自己這輩子要作陶,不知道會不會反抗?)


      陶跟瓷的差別是什麼啊?=>最簡單最簡單的說法 :
      就是陶是較普通黏土,瓷是高級黏土(有高嶺土...等)
      講起來很簡單,歐洲人可是花了1~200年才領悟其中的秘密
      瓷土燒製溫度更高,胎體可以更白更透更輕


      高溫下,因為釉料的金屬成份產生"還原作用" (低溫是氧化作用)
      所以會有一種"鮮豔純淨"的顏色


      我又沒講清楚
      我說的朝鮮薊是20 (是水草覺得可愛,不是喜歡,ccc...)


      版主回覆:(12/18/2008 04:31:51 AM)

      哈 想說妹的眼睛"利"成這樣 白色的瓶上白色的花紋都看得出來 :)
      應該請bevice到摩洛哥時問問當地人為什麼喜歡這種瓷器喔
      我覺得4亂亂的 倒不覺得舊 這種青花真的是不會讓人感到新舊的差別

      古代沒那麼多社會分工 還能想像就靠祖傳技藝維生
      但現今分工那麼細 好難想像就一條路走下去喔
      而且萬一剛好沒有美術細胞 做這一行不也是很辛苦?

      ReplyDelete
    8. 最後兩張是版畫吧???
      應該都是1910前後作品?


      第一張在櫻花樹下撐著油傘
      充滿東方風情
      Arc en Ciel 是彩虹 (天堂之拱)



      版主回覆:(12/18/2008 04:33:05 AM)

      忘記是什麼畫了耶.. (不知道為什麼獨對這個廳展示的東西實在沒什麼印象了)
      只是覺得很特別也蠻好看的 就拍了下來

      ReplyDelete